查看原文
其他

对清北毕业生体制内内卷的详解

中国教育在线 陈志文观察 2022-10-02

出国被批评,进体制内仍然被质疑,哪里是清北学生的去处?大国企与基层也是体制内,这些选择也被质疑,哪里才是应该的去处?



近期,高校陆续公布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,部分媒体报道引出的话题#七成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#,迅速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。随即,#为何清北毕业生去向那么受关注#、#体制内工作为何成为就业大热#等话题相继热搜热议。


不少人认为,作为最优秀高等教育代表的清北学子,应该从事科研或者顶尖公司的顶尖工作,去考公务员,是人才浪费。千军万马独木桥考上清北,为什么毕业之后要选择工资并不十分丰厚,而又一眼望到头的公务员岗位?



七成清华毕业生进入

体制内系误读



实际上,在舆论背后,冷静下来看就业质量报告,就会发现真正达到清华毕业生总数七成的应是深造率,而不是进体制内。



报告中称,清华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,其中去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.8%、30.3%、23.8%,合计69.9%。



也就是说,是清华2021年签三方就业毕业生中约70%进了体制。且该“体制”概念为广义范围上,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内,而狭义范围上,传统的公务员才算作“体制内”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清华学子三方协议中,中国航天、国家电网、中核、中兵等大国重器尤为清华学子所爱。服务祖国,扎根基层的意识也极为强烈。三分之二进入党政机关的同学参与到基层选调中,去到祖国更需要的基层。



早在2019年,根据《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》,当年就业的北大毕业生就有超过75%进入体制内。进体制,并不是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热了起来,而是一贯有之。


同样,在疫情之前,清华学子就业进体制的比例就达到了60%-65%,2021届毕业生中基层选调生增加了约100名,这一比例才达到了69.9%。


清北学子进体制也并非部分舆论中认为的,紧张的就业形势使得清北学子更偏爱铁饭碗。2021届清华签三方就业毕业生中去往民营企业的比例为26.8%,而国有企业的比例略低于民营企业,为23.8%;同比2020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民营企业就业率为26.2%,基本稳定。说明清华学子在就业形势紧张的局势下,并未受到严重影响,优秀学子对于就业仍有选择权。进体制内也只是一种选择,不必过度解读,更不必用道德绑架。


但无疑,从全国范围来看,近些年考公、教资等体制内相关考试人数涨幅明显,的确热度非常。



公务员,性价比最高的职业之一



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估为1076万人,同比增长了167万,增量和规模均创下了历史新高。疫情之后,留学生回国人数激增,此前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发布过一组数据报告,2021年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将首次突破百万。



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是1300万,其中城镇新增大约是1100万,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已占新增城镇劳动力的90%。



高等教育普及化,“人人都是大学生”的时代,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以及本世纪初,就业问题主要在下岗工人群体上,当前就业矛盾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。但可供这些大学生选择的地方越来越有限,或者说符合他们期望的,越来越有限。


就业问题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,尤为严峻。比如,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提出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100万人,城镇失业率5.5%。


而实现1100万的目标并不容易,也可以说是十分艰巨。“没有出现规模性的失业,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” 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说。


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,稳定性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重要需求。尤其是毕业生普遍向往更稳定的工作,公务员,是其中性价比最高的职业之一。


体制热并不仅仅发生在国内,国外大环境下也是如此。


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:疫情重新燃起人们对公共部门的兴趣,一方面,疫情增强了人们的公共服务意识,另一方面,在目前的经济衰退期,人们缺少其他选择,而公共部门的工作条件就显得相对具有吸引力。


受疫情和政策双重影响,旅游业、餐饮业、酒店业较为艰难,教培行业也已向公益性质转变,互联网、房地产行业收缩趋势明显。近些年,大学毕业生们的心头好互联网大厂因加班严重,工作生活平衡、整体工作幸福感、职业成就感都低于平均值,也劝退了不少人。


此前,全国共有70万家教培机构,吸纳了上千万从业人员。据智联招聘《2021教培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》,教培行业7月发布职位数比政策发布前的3月下降32.4%,原教培从业者中51.4%已为离职状态,25岁以下群体的离职比例达57.6%。这部分从教培大潮中退下来的年轻人,也加入了当年国考破200万的大军。


就业寒冬之下,公务员、国企、事业单位因其稳定性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。



体制内再次受青睐

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


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


历史上,曾出现过三次公务员离职潮:第一次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;第二次出现在1990年代初;第三次公务员离职潮出现在2002-2003年。


这三次离职潮都紧紧跟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脉搏。


改革开放之初,不少老干部决心寻找更广阔的天地,选择经商。具有代表性的是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,1982年王石从机关离职,到深圳创办公司,成为最早下海一批人中的一员。


90年代初,市场经济刚起步,给了年轻人很多的空间。1992年有12万名公务员辞职,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。2002-2003年的离职潮,据新华社报道,从2000年1月-2003年6月,全国(不包括中央部委及所属单位)共有10304名科级以上党政干部辞职“下海”。


时代在变化,就业的口径对于优秀人才来说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宽泛。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,年轻人的择业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
而以清北为代表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并不奇怪,因为优秀大学毕业生首先需要承担更多造福人民的责任。


1952年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后,开始了对清华大学办学定位的大调整。站在为新生的共和国培养建设人才的角度,蒋校长给清华定下了“红色工程师摇篮”的培养目标,他多次表示,清华要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更多接班人。“又红又专,全面发展”一度成为清华事实上的校训。



而北大则更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。鲁迅先生对北大的寄语:“北大是常为新的,改进的运动的先锋,要使中国向着好的、往上的道路走。”


“学而优则仕“,优秀的人才首先贡献给国家。对于清北等优秀学生扎堆进体制,也应在就业的角度之外,从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角度去理解。


刚刚过去的2021年底,33岁的清华硕士、选调生张昆仑担任诸暨市代市长。



“清华哥”张昆仑,选择来到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中间,以清华大学选调生的身份,先后担任金华市环保局局长助理、婺城区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,如今又作为莘畈乡乡长,带领山乡百姓开启乡村生态旅游建设的新蓝图。


2021年初,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委书记靳力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。靳力这名“80后”和妻子王晓英(青海大学副校长)均为清华大学博士,已扎根西部十余年。



另外,优秀大学毕业生涌入体制内,成为公务员,对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,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。


大家都在赞赏上海精准防疫水平,这种精准防疫背后,实际上是上海从基层街道到各级市级管理机关高治理水平的结果。90年代,上海当时的负责人就大规模引进大学生到基层街道工作,对于上海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,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。


从这个角度来说,优秀的人涌入体制内,何尝不是一件幸事?


参考文献

张一雪 周怡然 邹碧颖 《28年间,国考报名人数为何增长482倍?》 财经杂志


《1980年代以来的公务员离职潮》 中国青年报






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(eoleoleol)

作者:中国教育在线 李璐瑶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